全国贸促系统将“多管齐下”促外贸稳出口
2013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表示,面对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2013年全国贸促系统将采取减免小微企业原产地证书签发费用、推广办证系统电子化以及调整会展结构等多项举措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
由于外贸形势严峻,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外贸国八条”,具体包括: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增加对符合条件出口企业的贷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减免部分法定检验检疫物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等。随着后一项政策于去年12月31日的结束,新的减免措施也呼唤出台。
张伟透露,为了减轻外贸企业负担、稳定出口规模,到2014年年底前,贸促会将减免小微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的费用包括一般原产地证书和优惠原产地证书);通过推广办证系统电子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科学调整会展结构,促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文化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并大力宣传推广自主品牌,加强对“中国制造”的宣传和展示力度。
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出证认证处处长闫云介绍,比如对小微企业减免原产地证书签发费用,就是一项始于2012年1月1日的政策,该政策在2013年将涉及5000多家小微企业和69万份批次证书。
原产地证书是出口商应进口商要求而提供的一种证明文件,除了作为结算货款、索赔理赔的有效凭证外,它还是出口国享受配额待遇、进口国对不同出口国实行不同贸易政策的凭证。贸促会及其地方机构是我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之一。
不过,虽然上述措施都能有效帮助外贸企业减轻负担,但企业普遍更为期待更强的刺激政策的出台。东莞贝家鞋业董事长王伟表示,比如原产地证书费用占企业出口成本的平均比重不到1%,“无论订单大小,都只需要一张原产地证书,费用大概在100元左右,有些国家需要原产地证书,有些国家不需要”。
目前,大多数出口企业普遍预期2013年的外需市场仍将呈现持续疲软的状态,多数企业认为外贸出口危机要到2014年才能见底。一些企业表示,2013年对出口企业来说仍然是严峻的一年。除了要应对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萎靡不振的国外市场,还要承担工人罢工、货物运输、产品质量等额外的风险,“现在生产企业的边际利润太低了,一年做下来都不知收入能否和成本持平。”
扩大进口方面,全国贸促系统将加强面向全球的专业进口交易平台建设,办好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和进口产品洽谈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能源、资源、粮棉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国内有需求的消费产品的进口,并扩大从逆差国的进口。
2012年,全国贸促系统配合“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全面开展经贸促进工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2012年全国各级贸促机构共完成“引进来”项目4617个;“走出去”项目2596个,促成合作金额117亿美元,惠及8574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