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 >> 政策解读 >> 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42-20210909-4496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所属主题: 政策解读
文 号: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发文日期: 2021-09-09

《出口管制法》五问答

来源:中国贸促总会 发布时间:2021-09-09 17:30:32 【字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将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整理了该法案的核心问题,以帮助企业明确法案要求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一、《出口管制法》管制什么?
1. 管理物项
  品类主要包括两用物项、军品、核等;载体主要包括货物、技术、服务等(包括物项相关的技术资料等数据)。
2. 管理对象
  境内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出口活动境内、外相关方均纳入管理。
3. 管理行为
  从境内向境外和境内外向外国组织和个人转移管制物项;管制物项的过境、转运、再出口等行为。


二、《出口管制法》的管制手段是什么?
1. 管理清单
国家对出口管制物项实行清单管理,分为两个种类:一是由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出台的管制清单;二是根据需要,对管制清单外的物项实施临时管制。
2. 许可制度
  国家对出口管制的核心为许可制度,对应管制清单,出口许可也分为两个种类:一是对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管制物项的许可;二是对临时管制物项的许可。


三、《出口管制法》的管制部门是谁?


  
四、《出口管制法》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 行政处罚
《出口管制法》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八条规定了九种出口管制违法行为,出口经营者是最主要的违法行为责任主体。在行政处罚的措施上,罚款适用于全部九种出口管制违法行为,且罚款的金额较高,最高甚至可以达到违法经营额的20倍,并可吊销相关管制物项出口经营资格。
此外,从事出口管制违法行为还可能被限制甚至禁止从事有关出口经营活动。
2.刑事责任
《出口管制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出口管制法》规定出口国家禁止出口的管制物项或者未经许可出口管制物项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域外适用效力
《出口管制法》第四十四条原则性地规定了该法的域外执法管辖,即外国企业在境内违反出口管制规定(例如,涉及刑事犯罪共犯),或者在境外对从中国购入的受控物项实施再出口时发生违规问题,有可能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五、《出口管制法》下,企业应当注意什么?
第一,建立企业内部合规审查制度,并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况。
第二,及时审查货物、技术、服务是否受制于出口许可证,排查是否适用临时管制措施或为全面管制原则覆盖。
第三,订立合同时,审查管制物项的最终用途、最终用户是否存在违反出口管制规定的风险,审查贸易伙伴是否被列入管控名单、其合规信用记录,并要求贸易伙伴按照出口管制法、出口许可证的规定作最终用途、最终用户承诺,并约定违反承诺的违约责任。
第四,在整个交易、申请出口许可证过程中,出口企业应该备份、保留其尽职调查的记录、商务往来信函、向国家出口管制管理部门申请出口许可时提交的材料,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保存完整档案,以备主管部门检查。
第五,关注《不可靠实体清单》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相关规定,并及时做好企业内部信息审查。2020年8月28日与9月19日,商务部公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版与《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其内容也存在与《出口管制法》管制范围重合的问题,未来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加以解决,需要引起企业关注。

文章资料来源:
1. http://www.npc.gov.cn/npc/ckgzlf/ckgzlf.shtml
2. 刘新宇,景云峰,李佳,《尘埃落定,全面速解中国<出口管制法>》
3. 李瑞 刘利柯,《出口管制法》正式通过:制度解读与合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