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业务工作 >> 法律服务 >> 详细内容
索引号: DW042-20080903-211862 所属主题: 法律服务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2008-09-03

WTO通过实施《SPS协定》区域化条款的非约束性指南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03 15:28:36 【字体:
    “区域化”是《SPS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化是指认可一个出口地区(一国全部或部分地区或边境毗连地区)无疫病或病虫害(或者影响很小))。《SPS协定》第6条规定了适应地区条件,包括适应病虫害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的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1.   各成员应保证其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适应产品的产地和目的地的卫生与植物卫生特点,无论该地区是一国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或几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评估一地区的卫生与植物卫生特点时,各成员应特别考虑特定病害或虫害的流行程度,是否存在根除或控制计划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可能制定的适当标准或指南。
    2.    各成员应特别认识到病虫害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的概念,对这些地区的确定应根据地理、生态系统、流行病监测以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控制的有效性等因素。
    3.   声明其领土内地区属病虫害非疫区或低度流行区的出口成员,应提供必要的证据,以便向进口成员客观地证明此类地区属、且有可能继续属病虫害非疫区或低度流行区。为此,应请求,应使进口成员获得进行检查、检验及其他有关程序的合理机会。
实施“区域化”的关键在于对出口地区病虫害状况的认可。1999年,SPS委员会在对《SPS协定》实施情况的第一次回顾中指出,病虫害非疫区和病虫害低度流行区的认可对农产品贸易极其重要,而成员在认可过程中时常面临困难。2003年6月,委员会对《SPS协定》第六条中关于病虫害非疫区和病虫害低度流行区认可的相关问题发起广泛讨论。2005年6月,委员会在对《SPS协定》实施情况进行第二次回顾时指出,应针对第六条的有效实施制定一项决议。于是,成员相继递交了各种提议,委员会也进行了广泛讨论。
    实施区域化的非约束性指南草案是在新西兰的协调下,由几个成员组成的小组经过约一年时间制定,并在SPS委员会历经五年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由新西兰代表该小组提交给SPS委员会,希望形成决议。该小组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就一国或毗连地区病虫害状况的认可程序达成一致,并对进口成员和出口成员认可病虫害状况的步骤提出了建议。
     在2008年4月1日SPS委员会召开的非正式会议上,制定该指南的小组的一些成员对指南中“不当延迟”相关规定表示失望,认为其在避免认可“不当延误”时的力度不够。其他一些成员则表示,应该接受该指南,以便更快将其付诸实践,其存在的不足可在将来实施过程中逐步修改。到2008年5月15日(即最后期限)为止,该决议未收到反对意见,开始生效。
    该指南参考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提供的相关信息,旨在提高进口与出口成员之间的透明度、信息交流、可预见性、信心和可信性,为成员实施《SPS协定》第六条提供帮助。在指南实施的36个月以内,委员会将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第一次回顾,并视情况进行修改
 
分享到:
【打印正文】